中文版 & 英文版 《出师表》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白话译文

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

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

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

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Advertisement

文学常识积累(二)Good Phrases for Composition II

10,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1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 杜甫

读书读得多了,脑子里积累的东西也就多了,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

12,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 管子

大海不拒绝其他的水流,才能成就它的广阔;高山不拒绝任何山石土块,才能成就它的巍峨。

13, 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没有一步半步的累积,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的地方;不积累小河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

1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15,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6,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明日歌》

总是明日又明日,明日是何等的多啊!如果天天等待明天,那么只会空度光阴,永远一事无成。

17,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 莎士比亚

18, (qiè)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烂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断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19,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用绳子锯木头,时间长了,木头也会断;水滴滴在石头上,时间长了,石头也会被击穿。

这两个小姑娘太厉害了!三分钟说出了49句带“月”的古诗词

中国高考作文

6月7日是中国高考的第一天,而第一门考试科目就是语文。每次语文考完,作文题目往往会成为网络上大家热烈讨论的话题。


高考作文通常不限题材,诗歌散文等都可以。大部分考生都会用议论文的形式来写。也有一些水平较高的考生,会选取别出心裁的方式。

比如,最著名的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是2001年,一位叫蒋昕捷的考生采用古文的形式,写的《赤兔之死》,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突现真英雄必讲诚信主题,抒写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志向,文章明白晓畅,文采飞扬,令人拍案叫绝。那几年几乎所有高考生都读过此文,蒋昕捷一夜成名成万千考生偶像。因为这篇满分作文,他被南京师范大学破格录取。

原文: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还有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篇作文是一个考生写的一首诗叫《悲中行》。那是08年,四川大地震,举国悲痛。这首诗在开头运用藏头诗,巧妙得体现了四川的重灾区,汶川,映秀。

原文:

戊子岁,四月初八。川静其波,鸟罢其鸣。一场无情的天灾袭来,举国恸哭。在灾难面前,我们选择坚强;在悲痛中,我们选择坚强。汶川坚强,四川坚强,中国坚强!因为坚强,我们不怕灾难;因为坚强,我们明天更美好!

                                                                                                                                                      ———序 

      汶水东流不复西,神仙难改地震袭。 

      川蜀儿女多苦难,一片荒城尽眼底。 

      映现当年唐山景,尽是残垣与断壁。 

      秀丽河山浩劫后,昨日今朝各两异。 

      都道零八年岁好,为何灾难紧相逼。 

    江山如画景色美,怎奈苍天生妒忌。 

    北国刚受冰冻灾,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静其波鸟罢鸣,齐哀满目皆疮痍。 

    江天五月渐阴沉,满腔悲痛灰色弥。 

    油绿麦田无人收,万千苍生宿路隅。 

    平生有泪不轻弹,今朝闻此泪如泥。 

    武候诸葛若有知,不堪目视亦掩泣。 

    彭祖寿延八百载,可知人命仅须臾。 

    州州郡郡华夏土,一砖一瓦似金玉。 

    金玉散去不足惜,金玉怎比万事吉。 

    花儿凋谢来年开,来年风景更旖旎。 

    茂年男儿体健壮,安能袖手闻羌笛。 

    理会百姓疾与苦,血汗合流同舟济。 

    绵薄微力不足道,奇迹因爱八方聚。 

    竹丝管弦为君鸣,可敬可赞可歌泣。 

    卧薪含悲建家园,蜀山青青蜀水碧。 

    龙的传人谁可胜,只手亦有撑天力。 

    汉羌一家爱无疆,我齿你唇永相依。 

    旺兴岁月定轮回,红霞当空雄鸡啼。 

    红烛数盏列堂前,潜心默祈哀思寄。 

    白云苍狗命难料,生者奋进逝者息。 

    青史铭刻五一二,永记今朝万人罹。 

    川蜀儿女多坚强,还把灾难视蝼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

        惟见山河齐悲兮,黯然神伤。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远方。

        还看万众一心兮,不屈脊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展望悲中奋起兮。

        多难兴邦,中华坚强!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30508829.html?device=mobile&ssid=0&from=1099b&uid=0&pu=usm@3,sz@1320_2001,ta@iphone_1_10.3_3_603&bd_page_type=1&baiduid=1A018694C5AA5F45EE7D967546BC6585&tj=www_zhidao_normal_6_0_10_title

http://card.weibo.com/article/h5/s#cid=1001603841633622827345&vid=1813862460&extparam=&from=1075293010&wm=3333_2001&ip=111.65.44.84

《青玉案·元夕》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这首词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诗词之一,描写的也是元宵节的情景。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山东济南人)。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

⑺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⑽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⑾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千百度:千百遍。

⑿蓦然:突然,猛然。

⒀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http://m.gushiwen.org/view_57601.aspx

当中国诗词遇到英语

有人在微博上发了一条“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Forever Young”之后。。网友们都疯了。。。
于是乎,就有了以下的“杰作”:

1.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Hey,how do you do。(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 身无彩凤双飞翼,Get away from me!(心有灵犀一点通)

3. 天生我材必有用,I can play football.. (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里应该是中国足球的梗)

4. 春城无处不飞花,let’s go to the cinema(寒食东风御柳斜)

5. 问君能有几多愁,as a boy without a girl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 问君能有几多愁,easy come easy go

7. 春眠不觉晓,yo yo check it out(处处闻啼鸟)

8. 无可奈何花落去,I miss you missing me (似曾相识燕归来)

9. 此情可待成追忆,let it be (只是当时已惘然)

此情可待成追忆,someone you like but not me.

10. 谢了春红,太匆匆, where is my iphone?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11. 感时花溅泪, Change is never too late~ (恨别鸟惊心)

12. 春色关不住, Friday is coming soon~ (一只红杏出墙来)

春色满园关不住,let’s rock and roll.

13. 床前明月光,there’s something wrong (疑是地上霜)

14. 两只黄鹂鸣翠柳,what place shall we go (一行白鹭上青天)

15. 两情若是长久时,you jump ,I jump (又岂在朝朝暮暮)

16. 春蚕到死丝方尽,describe the city you live in (蜡炬成灰泪始干)

17. 王师北定中原日,congratulations (家祭无忘告乃翁)

18. 秦时明月汉时关,can i keep this one. (万里长征人未还)

19. 朱门酒肉臭,I’m hungry.(路有冻死骨)

30. 停车坐爱枫林晚,look listen and see. (霜叶红于二月花)

31.江山 如此多娇,

you are so small,(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too simple;(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sometime naieve。(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can’t play football。(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die all(还看今朝)

http://www.aiweibang.com/m/detail/63707360.html?from=p

《忆江南》- 白居易

白居易写过著名的《忆江南》诗三首。

分别是: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文

(1)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2)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 ,枕卧其上 ,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3)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Li Bai And Du Fu 李白与杜甫-古代名人也追星

唐代著名的诗人有很多。其中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就是李白。因为其写的诗词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故被后人喻为“诗仙”。

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歌多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苍生,反映社会动荡,民间疾苦。他在中国古代诗歌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李白和杜甫被后人称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他们相逢时,李白早已名扬天下,杜甫默默无闻,两人却一见如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众所周知,杜甫非常崇拜李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李白是杜甫的偶像,杜甫是李白的“粉丝”。

杜甫到底有多崇拜李白呢?

据统计,杜甫写过赠李白的诗多至十五首,还有和李白有关的诗,加起来差不多二十首。

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李白有个别称叫“李十二”),杜甫评价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有: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送空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饮中八仙歌》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二首》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不见》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
在“知乎”(中国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有一个网友把以上题目翻译为:

《李白我想你了》

《李白我又想你了》

《我和李白一起去找老范玩》

《我写了一首诗送给空巢父亲然而我又想起了李白》

《能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因为李白爱饮酒)

《冬天怀念李白》

《春天怀念李白》

《我梦见了李白》

《在天的尽头想李白》

《写给李白的一首二十韵诗》

《好久不见》

《苏端请我吃酒席我喝多了想起了我的好朋友李白》

……
杜甫对李白的喜爱和崇拜之情真的是太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