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Chinese culture
不同年龄的称谓
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qiǎng bǎo):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龆龀( tiáo chèn):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垂髫(chuí tiáo):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8、豆蔻(dòu kòu):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及笄(jí jī):女子15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0、束发:男子15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 jì),因以为成童的代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1、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2、弱冠:男子20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
13、而立:3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14、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40岁的代称。
15、知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50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16、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六十岁也可以用“花甲”。
17、古稀:70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18、耋(dié):70-80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19、耄(mào):80-90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20、期颐(qī yí):100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清朝妃子的“薪水”
前一段时间,一部中国古装剧播得十分火——《延禧攻略》(Story of Yanxi Palace)。我经常在巴士上看到有人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观看,而在我家附近的购物商场卖家用电器的地方也在播这部电视剧。包括之前也十分火爆的《甄嬛传》都是在讲述清朝时期,皇帝后宫嫔妃之间的勾心斗角,恩恩怨怨。
之前,我在网上看到一个数字:紫禁城(皇帝以前住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故宫)有8707间房子。由此可见,紫禁城里的人数庞大,从小小的宫女太监,到皇室贵族,形成了一个等级分明,制度严格的小社会。
后宫当中有严格的等级划分,清朝时每个皇帝拥有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贵人不定、常在不定、答应不定。
皇太后——后宫地位最高的当然是皇帝的母亲,薪水俸禄一应之物也是最多最好的。太后每年俸禄是黄金20两、白银2000两,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约是年薪44万。(以下均是RMB)
皇后——白银1000两,年薪20万元。
皇贵妃——白银800两,年薪16万元。
贵妃——白银600两,年薪12万元。
妃——白银300两,年薪10万元。
嫔——白银200两,年薪4万元。
贵人——白银100两,年薪2万元。
常在——白银50两,年薪1万元。
答应——白银30两,年薪0.6万元。
还有别的补贴。比如,每年到了各自的生日、节庆赏赐、生孩子赏赐、孩子满月赏赐、冬夏季节有冰敬碳敬、一年四季的衣料绸缎等等,如果哪个人平日里与皇帝走的近,受宠多,那皇帝随意一赏就不得了。
除了固定年奉外,每个等级的后妃每年还能得到固定的衣料。
生日的时候也有按等级发放的 “例钱”。比如每年皇后的生日,皇帝要恩赐:黄金90两、白银900两、缎纱45匹、蟒缎9匹、缎9匹、宁绸9匹、宫绸9匹、纱9匹、春绸9匹、绫9匹。其他等级的后宫嫔妃,按地位高低逐级加减。
生孩子,孩子满月时也会有红包。
因为“员工”数量众多,皇上又很少“裁员”,因此皇宫里仅是后妃们“工资”的支出,就已经是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在这些妃子的等级中,答应的地位最低,而且其地位仅次于宫女。住房方面,至于嫔以上才有自己的专房。无论时衣食住行,不同等级之间差距非常大,这也大概是为什么很多妃子不择手段要往上爬的原因吧
《中国那些难懂的方言是哪里来的》
《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 A Bite of China Season 2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 A Bite of China Season 1
【中医药纪录片】《本草中华》(Herbal China)
影片将以轻松趣味的基调呈现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华本草,讲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本草故事,寻访与中药有着深厚情感和羁绊的人物,展现他们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探究根植于中华文化中的生存智慧。
影片将采用4K超清技术拍摄,运用微距、高速摄影等特殊方式呈现别具一格的草木之美,采用大型航拍、延时摄影等手段呈现壮阔的人文地理风貌,以极富细节和情绪张力的镜头语言讲述动人心魄的匠心故事。
外国人挑战中文诗词
《如果国宝会说话》
《如果国宝会说话》展示了100件文物,共100集,分为四季播出,每季25集,每集5分钟讲述一件文物。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了五分钟的视频里,穿越古今王朝、探访先贤今人,着重讲述国宝背后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和曲折经历,在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寻找中华魂魄,使观众身临其境,领略中华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 A Bite of China Season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