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试中热门话题的相关词汇(7)(vocabulary of popular oral topics 7)

包容社会

                      弱势群体人口老龄化乐龄人士残疾:disability
残障者/残疾人士:the disabled
义工活动孤苦无依:lonely
遗弃:abandon
赡养:support
保障:guarantee
援助:aid;assistance
公益组织: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
慈善机构:charity organization
淘汰:eliminate through selection or competition
友善绿人计划:green man plus
乐龄易计划:enhancement for active seniors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安享晚年:enjoy one’s old age in peace
独居老人:elderly people living alone
津贴:allowance
探望/拜访:visit
同理心:empathy
回馈:pay back
社区服务活动:community service activities
奉献:dedicate
德育在行动:values in action
爱心座位:priority seat
社会责任感: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关爱动物虐待:abuse
弃养:abandon
动物收容所:Animal shelter
流浪动物:stray animal
宠物:pet
医疗:medical
花费/开销:expense
冲动:impulsive
领养:adopt
安乐死:put down;euthanasia
漂泊:lead a wandering life
无辜:innocent
繁殖场:breeding farm
品种:breed
Advertisement

口试中热门话题的相关词汇(6)(vocabulary of popular oral topics 6)

安全意识

      交通安全代步工具:PMD
电动脚踏车:Electric bicycle
共享单车:sharing bikes
滑板车:scooter
鲁莽:crude and rash
超速:overspeed
人行道:pedestrians
霸占道路:road hogging
礼让:give precedence to sb. out of courtesy or thoughtfulness
横穿马路:cross the road
天桥:overpass
斑马线:zebra crossing
交通灯/交通信号灯/红绿灯:traffic light
马路如虎口
闯红灯:cross the road while the traffic light is red
交通规则:Traffic rules
交通拥堵:traffic jam
刹车:brake
        恐怖袭击恐怖分子:terrorist
恐怖组织:terrorist organization
恐怖主义:terrorism
恐怖袭击:terrorist attack
极端思想/主义: extremism
激进:radical
反恐:anti-terrorist
洗脑:brain wash
居安思危:be prepared for danger in times of safety
演习/演练:drill
全国保家安民计划:SGSecure
可疑:suspicious
警惕:vigilant
打击:counter;fight
武器:weapon
突发:sudden
全民防卫:total defence
新加坡武装部队:Singapore Armed Force
新加坡民防部队:Singapore Civil Defence Force
巡逻:patrol
急救措施:emergency treatment;first aid measures
        网络安全诈骗:fraud;scam
勒索:blackmail
黑客:hacker
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
隐私:privacy
不当内容:inappropriate content
假新闻:fake news
数码时代:digital age
漏洞:loophole
弊端:disadvantage
泄漏:leak

口试中热门话题的相关词汇(3)(vocabulary of popular oral topics 3)

和谐社区·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养不教,父之过。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潜移默化:be unconsciously influenced
耳濡目染:be influenced by what one constantly sees and hears
以身作则:set oneself an example to others
言传身教:teach by personal example as well as verbal instruction
家庭凝聚力:Family cohesion
干涉:intervene;interference
把……视为理所当然:take for granted
亲子活动:Parent-child activities
灌输:inculcate;imbue with
任性:wilful
过度保护:over-protective
溺爱:spoil
强势:powerful position
压抑:oppressive;
融洽:harmonious
尊老爱幼:respect the aged and take good care of children
长幼有序:respect for seniority
邻里关系守望相助:helping and supporting each other
甘榜精神:kampung spirit
远亲不如近邻
打招呼:greet
冷漠:cold
疏远:alienation ; estrangement
种族和谐多元:diverse
宗教: religion
信仰: belief
接纳: accept
种族和谐日: Racial Harmony Day
平等:equal
文化:culture
传统:tradition/ traditional
风俗:customs
服装/服饰:costumes
饮食文化:food culture
冲突:conflict
隔阂:estrangement; misunderstanding:
差异:difference
和而不同:harmony in diversity
同胞:fellow country man
刻板印象:stereotype
背景:background
稳定:stable

口试中热门话题的相关词汇(2)(vocabulary of popular oral topics 2)

智慧国 (Smart Nation)

愿景(vision)

无现金支付/无现金付款 Cashless Payment数码化:digitalization
信用卡:credit card
电子支付:e-payments
网络购物/网上购物:online shopping
交易:transactions
付款/支付:pay;payment
二维码:QR Code
扫描:scan
现金:cash
智能手机:smart phone
转账:money transfer
触碰阅卡器:tap the payment device
银行户口:bank account
电子钱包:e-wallets
密码:password
优惠/折扣:discount
现金回扣:cash back
充值:top-up
积分:points
订餐:order food
消费者:consumers
无现金社会:cashless society
零钱:small change
支票:cheques
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大数据:big data
无人驾驶:driverless
机器人:robot
自动:automatic
项目:program
高科技:high-tech
应用:apply/application
创新:creative/creativity
领域:field
研发:research & develop
技术:technology
新加坡全国人工智能核心(AI Singapore,简称AISG)
服务:service
工程师:engineer
数据:data
自动驾驶:autonomous driving
自助服务:self-service

S1-S4 快捷华文技能考察

线索

在文中反复出现,将主要内容串联起来的事物就是文章的线索。线索可以是人物,事物,景物,感情,时间,空间等。

主题

每篇文章都要表达一个主要意思,这就是文章的主题。根据线索以及线索串联起来的内容,就可以确定文章的主题。

答题模式:文章通过描写xxxx的故事,来表达xxxxx的主题。

人物描写手法:

 

 

 

 

 

 

肖像描写

通过肖像描写能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反映出人的喜好、身份、生活态度等。

例:

1.她个子高高,面容清秀,细细弯弯的眼睛满是笑意。

这段肖像描写,表现了她十分亲切,待人友善的性格特点。

2.小男孩圆圆的脸,弯弯的眉,一双机灵的大眼睛。他身穿发黄的白色衣服,脚上是一双破旧球鞋。

这段肖像描写表现出小男孩可爱又聪明的特点。而且从他穿的“发黄的白色衣服和破旧球鞋”可以看出,小男孩的家庭条件不是很好/家里不是很有钱。

 

 

 

 

 

 行动描写

体现人物的身份、地位 ;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进程;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推动情节的发展。

例:

1.我几次伸手要去按门铃,有几次把手缩了回来。

从这句话中“我”伸手又把手缩回来的动作可以看出“我”当时十分为难,又犹豫的心理。

2.说完,他跳下车,三步并作两步地奔进屋里。

这句话对“他”十分兴奋又激动想要快点xxxxx的心情。

 

 

 

 语言描写

能够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

例:

老师,能不能,能不能……”把“能不能”呢喃了好几遍,小男孩才很难为情地抬起那一直比脖子还低的头,小声地说:“能不能给我的作文加上一分?”

这段话中,通过描写小男孩说的话,表现出小男孩内心非常紧张又不好意思,但是又特别希望老师给自己加上一分。

 

 

 

 心理描写

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也可以让文章更生动。

例:

我已经是中学生了,应该又自己的空间。更何况我又不是故意迟回家!

这段对“我”的心理描写,表现出被“爸爸”责备之后,“我”觉得自己没错,非常委屈的心理。

 

修辞手法及作用

 

 

 

 

比喻

定义:用跟A事物有相似之点的B事物来描写或说明A事物。

作用:表达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用浅显的事物来说明深奥复杂的事物,便于读者理解。

例:我瞪着女儿,觉得自己像一只气球,气装得满满的,却又爆不了。

把“我”比作成“气球”。“气装得满满的却又爆不了”表现出“我”当时十分生气却又不能发脾气的样子,描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拟人

定义: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等。用描写人的词语来描写物。

作用:使物人格化,语言更生动形象。

例:看着那些弱不禁风的玻璃酒杯一排排站立在那里。

把酒杯当成人来写。“弱不禁风”突出了酒杯容易破碎的特点。赋予酒杯人“一排排站立在那里”的动作,表现出酒杯摆放整齐的样子。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 定义:为了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可以扩大或缩小,这种修辞手法就叫夸张。

例:1.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2.这件事简直比登天还要难。

作用:①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

②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

 
排比 定义: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的、语气一致的、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例: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

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

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

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强调所要表达的内容,加强表达效果。

 

 

 

叙事方法:

顺叙 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的方法. 它循着事物发展的程序,符合人们的接受心理和阅读习惯,便于把叙述内容表述得条理清楚,自然顺畅。
倒叙 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的方法. 强调了事件结果或高潮,容易造成悬念
插叙 就是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根据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的另一些与中心事件有关的内容的叙述. 插叙补充丰富了人物,事件及背景,使文章内容得以充实 。

 

写作手法:

先抑后扬 (也叫欲扬先抑) 先写坏的,后写好的。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使文章更精彩,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如S1高级华文第七课《母与女》中,文章先描写了母亲体态臃肿,穿戴打扮庸俗不堪的形象,这是“先抑”。后来在事件的发展中体现出浓浓的母爱,这是“后扬”.

首尾呼应 在文章的开头说到某些内容,在文章的结尾有做必要的交代。开头的作用是引领下文,结尾的作用是深化主题。开头和结尾的呼应点可以是特定的句子,或特定的景物等。

如S1高级华文第十四课《雨树》中,开头写“雨树,我们的树,我们无所不在的风景”。结尾写“雨树,你姿态万千,包容、奉献,你是我们的树,我们无所不在的风景。”

借景抒情 作者在描写景物时,受眼前景物的触动,自然而然地在写景之后抒发出内心的感情。

S1高级华文课文《雨树》中,作者描写了雨树的样子,姿态联想到雨树的包容和奉献,表达出对雨树的赞美之情。

 

 

五官感知

视觉 眼睛看到的
听觉 耳朵听到的
嗅觉 鼻子闻到的
味觉 舌头尝到的
触觉 皮肤,毛发等感觉到的

 

新闻格式

标题:新闻字号最大的部分,对新闻主要内容进行说明。

导语:新闻开头的第一句或第一段,讲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主体:新闻的主要部分,具体介绍各项事实。

结语:新闻的结尾。总结全文或补充资料。

 

事实:是指真正发生或存在的事情。(fact)

意见:指的是人们的看法或想法。(opinion)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1. 以具体事物为说明对象,如动物,植物,建筑等。
  2. 以事物的主要特征为说明重点,如行状构造,来历,功能等。

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常采用这种顺序.

例:从早到晚,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等

2、空间顺序:按照空间方位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常采用这种顺序.

例如:从上到下,从远到近,先四周后中间,从左到右

注:把握空间顺序,重点要注意一些标志方位的名词,或标志游览顺序的动词.

3、逻辑(luó jí)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这种顺序常用于事理说明文.(逻辑:思维的规律)

常见的逻辑顺序有:①从主到次③从概括到具体④从整体到局部

⑤从现象到本质⑥从结果到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从特点到用途、从一般到特殊, 从原因到结果等等. 总之,只要明确了不是时间和空间顺序,一般都是逻辑顺序.

常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列举了…的例子,具体生动(真实准确有说服力)地说明了……,易于读者理解。
列数字 列举了…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使说明准确、科学,有说服力。
打比方 把…比作…,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特点。 (说明事理要加入“易于读者理解”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作比较 拿××和××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增强了说明的效果。
下定义 简明准确地揭示了……,让读者对……有了更深刻、更本质的认识。
分类别 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让读者清楚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的特征。(使文章层次分明,揭示了事物的共同本质及各类别之间的差异。)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 对所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观点、态度。

·      中心论点:全文总论点

·      分论点:围绕中心论点分出的论点

论据 对论点进行证明的材料、依据。

·      事实论据:事例

·      理论论据:名人名言、熟语等

论证 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      举例论证法:用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      引用论证法:用名人名言、熟语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      比喻论证法:用具体生动的事物来形象地证明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

·      对比论证法: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论证方法的作用: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 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理会有说服力。

2、引用论证:通过引用……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华文口试中容易读错的汉字 ( Chinese Words That Are Mispronounced Easily in Oral Test)

华文口试中的朗读考察了学生的词汇量,而有些词语是学生很容易读错的:

地 :用在动词前,表示怎么样做什么事情,要读 de

给予 (jǐ yǔ)  供给 (gōng jǐ)

得:表示不得不做某事,必须做某事的意思时,读 děi。比如:时间快来不及了,你得(děi)快点。

与(yù)会:参加会议

力能扛(gāng)鼎(dǐng)

劲(jìng)敌    苍劲 (jìng)

深藏不露(lù)

负荷(hè)

大腹便便 (dà fù pián pián)

刹那 (chà nà)   刹 ( shā ) 车

提防 (dī fang)

大都(dū )会      都(dū )市

厌恶 (yàn wù)    恶(ě)心

着想 (zhuó xiǎng)

氛(fēn)围     气氛 (fēn)

迄(qì)今

勤能补拙 (zhuō)

标识(zhì)

树冠(guàn)  王冠(guān)

摒(bìng)弃

味蕾(lěi)

心弦(xián)

逾(yú)期

愈(yù)来愈少

湖泊(pō)     漂泊(piāo bó)

卡(qiǎ )住      关卡(guān qiǎ)

血(xuè)腥

粗犷(guǎng

直奔(bèn)

屡见不鲜(xiān)   鲜 ( xiǎn)  为人知

称(chèn)心如意

号召(zhào)   召(zhào)开

惩(chéng)罚    严惩(chěng)

削(xuē)减

豌(wān)豆

良莠(liáng yǒu)不齐

毛遂(suì )自荐

旨 (zhǐ)

潜移默化 (qián yí mò huà)

提供 (tí gōng)

菜肴 (yáo)

获益匪(fěi )浅

迁徙 (qiān xǐ)

自怨自艾 (yì)

呱呱(gū gū )坠地

一叶扁(piān )舟

洞穴(dòng xué)

角(jué)色

炽(chì)热

瞠(chēng)目结舌

踌躇(chóu chú)

粗糙(cū cāo)

猝不及防(cù bù jí fáng)

胆怯 (dǎn qiè)

恐吓(kǒng hè)

妄自菲薄(wàng zì fěi bó)  不菲(fěi)

戛(jiá )然而止

校(jiào)对

发酵(fā jiào)

龟裂 (jūn liè)

耄耋 (mào dié)

面面相觑(qù)

荒谬(huāng miù)

潸(shān)然泪下

莘莘(shēn shēn)学子

相形见绌(chù)

心宽体胖(pán)

一哄(hòng)而散

一曝(pù)十寒    曝 (bào)光

一丝不苟 (gǒu)

薄(báo)饼      单薄(bó)

瞬 (shùn)间

参差 (cēn cī ) 不齐

出差(chāi)

宝藏(zàng)

(zhāo )朝气

乳臭 ( rǔ xiù )未干

逮捕(dài bǔ)

重担 (zhòng dàn)

号啕 (háo táo )大哭

喜好(hào)

附和(fù hè)

会计 (kuài jì)

人才济济 (  jǐ jǐ)

倔强  ( jué jiàng)           勉强 (miǎn qiǎng)

伎俩 (jì liǎng)

效率  ( xiào lǜ)    表率 (biǎo shuài)

拐弯抹角 (guǎi wān mò jiǎo)

埋 (mái)头苦干                埋怨 (mán yuàn)

沉没(chén mò)

一模 (mú )一样

宁可(nìng kě)

曲解 (qū jiě)

反省,发人深省(xǐng)

为人处世 (wéi rén chǔ shì)

呼吁(hū yù)

哽咽 (gěng yè)

参与 (cān yù)

包扎(bāo zā)

载 (zài )歌载舞

涨 (zhàng )红了脸

着 (zhuó)  手     着 (zhuó)想

中学华文口试常见的题目(二)—Tips for Secondary Chinese Oral Test (part 2)

Part 1: https://chinesetuition88.com/2016/10/19/%E4%B8%AD%E5%AD%A6%E5%8D%8E%E6%96%87%E5%8F%A3%E8%AF%95%E5%B8%B8%E8%A7%81%E7%9A%84%E9%A2%98%E7%9B%AE-tips-for-secondary-chinese-oral-test/

5),你认为造成xxxx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xxx的发生?/为什么会有这种xxxx的现象?

原因要从多个方面去找。首先,想一想和这个问题有关的人有哪些?他们的哪些态度/想法/观点/心理导致了这个问题的出现?除了这些人的原因,还有没有社会/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原因?

例如: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在小贩中心用餐之后,不会自动归还碗碟?

  •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吃完饭马上就离开,没有想着去自动归还碗碟。
  • 有些人嫌麻烦,觉得自己要找到碗碟归还处,把碗碟送过去,而且要看自己吃的食物是不是HALAL(清真)的,再找相应的归还处。这个过程对他们来说比较麻烦。
  • 很多人依赖清洁工人。因为每个小贩中心都有清洁人员,所以有一部分人就会觉得,就算自己不去归还,也会有清洁人员来打扫。
  • 从众心理。有些人看到别人不去自动归还碗碟,自己也就觉得自己不归还也没有什么。而且没有规定说必须自动归还,否则会得到惩罚之类的,这就会使得很多人觉得自己还不还都无所谓。

6),为了改善xxxx问题/为了使xxxx现象不再发生/为了更好地xxxx,你有哪些建议?

此类问题中,如果没有说明针对谁提建议,那么回答的时候就比较容易一些。通常提建议可以从政府(贴海报,举办讲座,制作短片在电视或社交网络上播放,奖励/处罚),学校(举办讲座介绍xxx的知识,举行主题班会让学生讨论xxx这个问题并加深对xxx的认识,举办xxx活动/比赛),家长(以身作则,教育自己的孩子,让孩子从小就有xxxx的意识),自己(要有xxx的意识,遇到xxx的行为要上前制止/劝说)这些方面来说。

例如: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你有哪些建议?

  • 政府需要多向公众宣传节约用水,可以通过在巴士,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张贴提倡节约用水的海报。并向每一户居民分发节约用水的传单,介绍节约用水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居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对在节约用水方面表现优秀的居民可以给与奖励。
  • 学校可以举办水资源知识的讲座,向学生们介绍当前地球水资源所面临的困境,呼吁学生节约用水。还可以以班级为单位举办“节约用水”的主题班会,让同学们讨论并介绍给大家节约用水的方法。
  • 家长要以身作则,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榜样。在家里节约用水,并尽可能地把水进行循环利用,比如,洗菜水洗米水可以用来浇花等。
  • 我们每个人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用完的水龙头要及时关闭,不浪费水资源。看到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要及时劝阻。

如果针对某一群体,学校/家长/学生/青少年该怎么做?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给其他群体提建议了。

例如:中学生应该如何培养自己正确的消费习惯?

  • 在买东西时,需要思考清楚,这个东西是不是我真正需要的,我想买它是因为我会用得到还是别的原因。思考清楚之后再决定要不要买。这样可以避免冲动消费。
  • 同学,朋友之间不要攀比,不要跟同学朋友比谁穿的衣服是名牌,谁的鞋子比较贵,谁的手机比较好。很多中学生是因为虚荣心才会追求名牌。如果学生之间少一些互相攀比,学生的消费也会变得理性许多。
  • 养成储蓄(存钱)的好习惯。从家长那里拿到零用钱后,除了一部分需要用来添置学习用品或用于其他用途,剩下的可以存起来。长大后可以好好决定把存到的这笔钱用来做什么。从小养成储蓄的习惯,自己的一生都会受益。

7),口试中,很多学生有一个误区,就是每一个问题我都要给积极的正面的回答嘛?即使我可能不这么做,也不喜欢。

答案是NO。不是说所有的问题都这样,关键在于理由,只要给出的理由足够充分即可。

例如:你有阅读的报纸吗?为什么?

这个题目,如果学生回答有,那么后面的原因比较好回答。但是就算是说没有,这也不算错。

理由可以是:

  • 学习压力大,课业繁重,没有空闲的时间来读报纸。
  • 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报纸,我更喜欢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来了解新闻。比报纸更快捷更方便。
  • 而且在手机或电脑上读报纸会更加环保,减少纸张的浪费。
  • 在电子设备上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节字体的大小,屏幕的明暗等。

这些理由应该也是很多人不读报纸的原因,所以是充分的理由。所以不必担心,即使否定地回答了问题,只要理由充分也是可以的。

注意事项:

 

  1. 每个问题的要点最好至少有3点,每一点不可以只说一句话就结束。内容要充实。
  2. 给建议的时候,要给出具体的(specific)建议,而且说明这样做的好处。
  3. 不要出现英文词汇,比如:like/then….
  4. 回答的内容不要离题。和题目无关的内容就不需要说了。
  5. 如果问题中要求“请结合你的实际生活谈谈xxx”,这个时候需要给出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可以是你自己的,你的家人,朋友等。在说完自己的经历后,要加上自己的一些感受。
  6. 回答问题时,最好按照“概括具体”的顺序进行。也就是开头先用总结的句子把自己的point说出来,然后再具体进行解释(elaborate)。
  7. 在需要自己表明态度的问题中,回答完自己的原因/解释,最后要加上一句总结。例如:因此,我认为xxxx

不同年龄的称谓

1、赤子:初生的婴儿。孔颖达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

2、襁褓(qiǎng bǎo):本意是指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如《后汉书·桓郁传》:“昔成王幼小,越在襁保。”后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3、孩提:指二三岁的幼儿。《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赵岐注:“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亦作“孩抱”。

4、龆龀( tiáo chèn):儿童换齿。《韩诗外传》:“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龆齿;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龆齿。”即指七八岁的儿童。

5、垂髫(chuí tiáo):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因此以“垂髫”指童年或儿童。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郑玄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后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

7、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二三岁的少年儿童。《礼记·内则》:“拂髦,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因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8、豆蔻(dòu kòu):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年华”。

9、及笄(jí jī):女子15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0、束发:男子15岁。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 jì),因以为成童的代称。《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1、破瓜: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字以纪年,谓十六岁。诗文中多用于女子。

12、弱冠:男子20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20岁左右的年龄。

13、而立:3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14、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后用作40岁的代称。

15、知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谓到50岁才懂得天命。后人因以“知命”为五十岁的代称。

16、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耳闻其言,而知其微旨。”后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六十岁也可以用“花甲”。

17、古稀:70岁。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

18、耋(dié):70-80岁。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左传·僖公九年》:“以伯舅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

19、耄(mào):80-90岁。《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

20、期颐(qī yí):100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孙稀旦集解:“百年者饮食、居处、动作,无所不待于养。方氏悫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名之。’”后因称百岁为“期颐”。

和“网络”有关的词汇

随着网络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网络相关主题也成为考试的热点,无论是口试,阅读理解,综合填空,还是作文,“网络”成为了一个高频词。

和“网络”有关的词汇主要有:

网络:wǎng luò, network;The Internet

社交媒体:shè jiāo méi tǐ, Social Media

社交网络:shè jiāo wǎng luò,social network

图片:tú piàn,picture

音频:yīn pín,audio

视频:shì pín,Video

多媒体:duō méi tǐ,multimedia

上传:shàng chuán,upload

下载:xià zài,download

更新:gēng xīn,update

浏览:liú lǎn,browse

删除:shān chú,delete

卸载:xiè zài,uninstall

屏蔽:píng bì,block

隐私:yǐn sī,privacy

个人资料:gè rén zī liào,personal information

软件:ruǎn jiàn,software

账户:zhàng hù,account

黑客:hēi kè,hacker

智能手机:zhì néng shǒu jī,smart phone

平板电脑:píng bǎn diàn nǎo,tablet

笔记本电脑/手提电脑:laptop

应用程序:yìng yòng chéng xù,APP

系统:xì tǒng,system

病毒:bìng dú,virus

链接:liàn jiē,link

摄像头:shè xiàng tóu,camera

密码:mì mǎ,password

垃圾邮件:lā jī yóu jiàn,spam

诈骗:zhà piàn,scam

虚拟:xū nǐ,virtual

转发:zhuǎn fā,repost

留言:liú yán,Leave a message/comment

点赞:diǎn zàn,like

博客:bó kè,blog

面簿/脸书:Facebook

谷歌:gǔ gē,Google

搜索引擎:sōu suǒ yǐn qíng,Search engine

推特:tuī tè,Twitter

匿名:nì míng,anonymous

评论:píng lùn,comment

论坛:lùn tán,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