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

今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这首词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诗词之一,描写的也是元宵节的情景。作者是宋代的辛弃疾(山东济南人)。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案”读wan,第三声,与“碗”同音。

⑵元夕:夏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元夕或元夜。

⑶“东风”句:形容元宵夜花灯繁多。花千树,花灯之多如千树开花。

⑷星如雨:指焰火纷纷,乱落如雨。星,指焰火。形容满天的烟花。

⑸宝马雕车:豪华的马车。

⑹“凤箫”句:指笙、箫等乐器演奏。凤箫,箫的美称。

⑺玉壶:比喻明月。亦可解释为指灯。

⑻鱼龙舞:指舞动鱼形、龙形的彩灯,如鱼龙闹海一样。

⑼“蛾儿”句:写元夕的妇女装饰。蛾儿、雪柳、黄金缕,皆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指盛装的妇女。

⑽盈盈:声音轻盈悦耳,亦指仪态娇美的样子。暗香:本指花香,此指女性们身上散发出来的香气。

⑾他:泛指第三人称,古时就包括“她”。千百度:千百遍。

⑿蓦然:突然,猛然。

⒀阑珊:零落稀疏的样子。
http://m.gushiwen.org/view_57601.aspx

Advertisement

李白豪放诗两首

唐朝诗人李白的诗以“豪放飘逸”为特点,又兼有旷达,潇洒,清新,俊逸之美。

本文选取李白著名的《将进酒》和《行路难》为例,来鉴赏李白的豪放和不羁。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不再往回流。

你难道看不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悲叹自己的白发,早晨还是满头的黑发,怎么才到傍晚就变成了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丹丘生啊!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钱不多?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http://so.gushiwen.org/view_7722.aspx

《将进酒》是李白咏酒的名篇。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出自此篇。
《行路难 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译文

金杯里装的名酒,每斗要价十千;

玉盘中盛的精美肴菜,收费万钱。

胸中郁闷呵,我停杯投箸吃不下;

拔剑环顾四周,我心里委实茫然。

想渡黄河,冰雪堵塞了这条大川;

要登太行,莽莽的风雪早已封山。

象吕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

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

世上行路呵多么艰难,多么艰难;

眼前歧路这么多,我该向北向南?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

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http://www.fanw8.com/gushi/dongtian/3201.html
当面对苦难,挫折和挑战的时候应该学会这种态度。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忆江南》- 白居易

白居易写过著名的《忆江南》诗三首。

分别是:

(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3)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译文

(1)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2)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像天堂一样的杭州:游玩灵隐寺寻找皎洁月亮中的桂子,登上郡亭 ,枕卧其上 ,欣赏那起落的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3)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含有”月”的常用成语 (Idioms with “yue”)

常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长年累月: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

披星戴月:指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风花雪月:原指四时的自然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后指内容空洞,辞藻华丽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                   与花天酒地的生活。

日新月异: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月明星稀:月亮明亮时,星星就显得稀疏了。比喻一种事物能把另一事物掩盖。出自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日月如梭:太阳和月亮像穿梭一样得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月黑风高:比喻没有月光风也很大的夜晚。比喻险恶的环境。

花前月下:本指游乐休息的环境,后多指谈情说爱的处所。出自白居易《老病》”昼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春花秋月: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出自南唐后主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花容月貌:形容女子如花如月般貌美。

镜花水月:镜中的花水中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闭月羞花:”闭月”指貂蝉的美貌把月亮比下去了。”羞花”指杨贵妃的容颜使得花儿害羞地低下了头。现指女子的容貌非常美丽。

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接近某些人或者事物而得到某种利益或便利。取自俞文豹《清夜录》”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猴年马月:不知哪年哪月,也可以说是任何时候。

海底捞月: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蹉跎岁月:蹉跎:时光白白过去。把时光白白地耽误过去。指虚度光阴。

峥嵘岁月:峥嵘:山势高峻奇特的样子,引申为 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不平凡的年月。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写道”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众星捧月: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月落乌啼:形容天色将明未明时的景象。取自唐朝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岁月如流:形容时光流逝得非常快,如流水之快。

《荀子 劝学》 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òng)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gǎo)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xǐng)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yú)之所学也;吾尝跂(qǐ)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yù)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jí)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qí jì)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锲(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áo),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参考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能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剑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

我曾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的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上高处能够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增强,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就能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借以成为江海的办法。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只脚,两只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以生存,这是因为心思浮躁不专一的缘故。
劝学就是鼓励学习的意思。这篇文章以“学不可以已”为中心论点,先是说明学习的重要性,然后论述学习的方法(即借助外物),最后表明学习的正确态度(即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名句赏析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青色是用蓝色调成的,但比起蓝色来却更悦目。这是荀子用青与蓝的关系来比喻学生如果能用功研究学问,坚持不懈地努力,就可以比他的老师更有成就。后来就有成语“青出于蓝”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话的意思是说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来的,没有小步的积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引申开来,就是做事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畏艰难,不怕曲折,坚忍不拔地干下去,才能最终达到目的。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所以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成功。

Li Bai And Du Fu 李白与杜甫-古代名人也追星

唐代著名的诗人有很多。其中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就是李白。因为其写的诗词豪放飘逸,富有浪漫主义精神,故被后人喻为“诗仙”。

而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他的诗歌多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苍生,反映社会动荡,民间疾苦。他在中国古代诗歌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李白和杜甫被后人称为“大李杜”。(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为“小李杜”)

李白比杜甫大十一岁。他们相逢时,李白早已名扬天下,杜甫默默无闻,两人却一见如故,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众所周知,杜甫非常崇拜李白。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李白是杜甫的偶像,杜甫是李白的“粉丝”。

杜甫到底有多崇拜李白呢?

据统计,杜甫写过赠李白的诗多至十五首,还有和李白有关的诗,加起来差不多二十首。

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李白有个别称叫“李十二”),杜甫评价李白的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有: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送空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

《饮中八仙歌》

《冬日有怀李白》

《春日忆李白》

《梦李白二首》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不见》

《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
在“知乎”(中国一个真实的网络问答社区),有一个网友把以上题目翻译为:

《李白我想你了》

《李白我又想你了》

《我和李白一起去找老范玩》

《我写了一首诗送给空巢父亲然而我又想起了李白》

《能喝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因为李白爱饮酒)

《冬天怀念李白》

《春天怀念李白》

《我梦见了李白》

《在天的尽头想李白》

《写给李白的一首二十韵诗》

《好久不见》

《苏端请我吃酒席我喝多了想起了我的好朋友李白》

……
杜甫对李白的喜爱和崇拜之情真的是太明显了!

A Chinese Poem that is also a Riddle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 王维 Wang Wei

Translation (Original Translation!):

From afar, the mountain has radiant colours.

However, the river is silent even when near.

Although spring is gone, the flowers remain blossoming,

And the birds do not fear when Man approaches.


Can you guess what the poem / riddle is describing?

The answer can be found here: http://www.slkj.org/c/2045.html

It is the title of the poem! 《画》 (Pai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