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 — 冯骥才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扁担两头的绳子挂着沉甸甸的货物。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一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他们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盖会受不住的。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线加长。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奇怪的是挑山工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你轻快地从他们身边越过,以为把他们甩在后边很远了。你在什么地方饱览壮丽的山色,或者在道边诵读凿在石壁上的古人的题句,或者在喧闹的溪流边洗脸洗脚,他们就会不声不响地从你身旁走过,悄悄地走到你的前头去了。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是像仙人那样,是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有一次,我同几个画友去泰山写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个挑山工,矮个子,脸儿黑黝黝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他扁担一头拴着几张木凳子,另一头捆着五六个青皮西瓜。我们很快就越过了他。到了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我们累了,舒开身子躺在一块被风吹得干干净净的大石头上歇歇脚。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随后,我们跟他差不多同时起程,很快就把他甩在后边了,直到看不见他。我们爬上半山的五松亭,看见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儿的正是他,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我很惊异,走过去跟他攀谈起来,这个山民倒不拘束,挺爱说话。他告诉我,他家住在山脚下,天天挑货上山,干了近二十年,一年四季,一天一个来回。他说:“你看我个子小吗?干挑山工的,给扁担压得长不高,都是又矮又粗的。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种活儿,走起路晃悠!”他浓眉一抬,咧开嘴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山民们喝泉水,牙齿都很白。

谈话更随便些了,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我还没来得及细细体味,他就担起挑儿起程了。在前边的山道上,我们又几次超过了他;但是总在我们留连山色的时候,他又悄悄地超过了我们。在极顶的小卖部门前,我们又碰见了他,他已经在那里交货了。他憨厚地对我们点头一笑,好像在说;“瞧,我可又跑到你们前头来了!”

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Advertisement

Tips to write the start of composition (argumentative essay) 议论文的开头如何入手(三)

4. 引用式 (quotation)

引用名人名言,诗词佳句,俗语谚语,甚至对联等等等等来引出主题。当开头引用的话与论点没有明显关联时,需要加上内容过渡到文章的主题。

例: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也就是说只要家庭幸福合睦,做什么事都会顺顺利利的。可见家庭幸福的重要性。当然,家庭的幸不幸福是和每个家庭成员息息相关的。只有父母爱护孩子,孩子孝顺父母,兄弟姐妹互相关心,这样才算是幸福的家庭。

5. 对比式 (contrast)

通过对比,可以直接体现是非曲直而进入主题。

例: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父慈子孝,兄弟姐妹手足情深;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或缺少关爱,或缺乏理解,或感情不合,如一盘散沙,支离破碎。所以,幸福家庭需要父母爱护孩子,孩子孝顺父母,兄弟姐妹互相关心,缺一不可。

Tips to write the start of composition (argumentative essay) 议论文的开头如何入手(二)

3. 运用修辞手法 (finger of speech)

①比喻式 (metaphor or simile)

运用比喻式的好处是可以化抽象为具体,使道理深入浅出。

例:一个家庭就好比一个小小的王国,每个家庭成员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父母好比这个“王国”中的“国王”和“王后”,孩子则是这个“王国”中的“子民”。一个王国若要兴盛,则需要皇室爱护子民,子民拥戴皇室,子民之间和睦相处。同理,一个家庭若要幸福温馨,则需要父母爱护孩子,孩子孝顺父母,兄弟姐妹互相关心。

②排比式 (parallelism)

排比通常用来增强文章的气势(此论题不太适合用排比开头,但为了学生好理解,仍然用这个题目来举例子)。运用排比时,一定要注意层次的使用,要合乎逻辑顺序。

例:父母爱护孩子,这是组成幸福家庭的基石;孩子孝顺父母,这是通向幸福家庭的阶梯;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心,这是建成幸福家庭的钢筋凝土。唯有三者同时具备,才能构建稳固幸福的家庭。

Tips to write the start of composition (argumentative essay) 议论文的开头如何入手(一)

写议论文有个“万能公式”,我们称为“三段论”。就是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提出论点),中间(将论点分为几个部分加以概括并运用论据进行阐述),结尾(总结,进一步深化论点)。

都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所以一篇作文写出一个好的开头是十分有必要的。

有学生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写议论文的开头。如果套用“三段论”,他们往往在开头用一句话就结束了。其实议论文的开头有很多种写法。

我们以“怎样才算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这个题目来探讨议论文开头的写法。

这个题目的意思就是让学生阐述构成幸福家庭的条件。有一个学生认为,幸福家庭的必备条件是“父母爱护孩子,孩子孝顺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关心”。那我们就利用这个观点来写。

本文先介绍比较常用的几种开头方式:

1. 开门见山式。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在开头就将文章的论点摆出来,直截了当,一看便知文章的主旨。

例:人从一出生开始首先面对的“小社会”便是家庭。家庭的幸福与否关系到一个人的幸福与否。当然,一个幸福的家庭是需要每个家庭成员来共同努力维护的。父母爱护孩子,孩子孝顺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关心,这样才算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2. 设问句式。(rhetorical question)

就议论的问题提出疑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例:家庭与每个人的成长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家庭环境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人生。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幸福的家庭中,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才算是幸福的呢?幸福的家庭是需要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怀照顾的。父母爱护孩子,孩子孝顺父母,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关心,这样的家庭才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