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Stats
- 127,251 hits
Top Posts & Pages
- Chinese Tuition Singapore
- 中学华文口试常见的题目(一)---Tips for Secondary Chinese Oral Test (part 1)
- Free Exam Papers (Chinese / Higher Chinese)
-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模式
- Founder of Alibaba Jack Ma Interview by Charlie Rose & Bill Clinton
- 口试话题(Topics for Chinese Oral Test)
- 议论文常见的题目及写作方法
- Cute Pikachu Meal 皮卡丘饭团
- 从小背诵的佳句, 终生受益
- 《春节自救指南》What I Do Is For Your Own Good
-
Recent Posts
Archives
- September 2019
- July 2019
- May 2019
- April 2019
- February 2019
- January 2019
- December 2018
- November 2018
- September 2018
- August 2018
- July 2018
- June 2018
- April 2018
- March 2018
- February 2018
- January 2018
- December 2017
- October 2017
- September 2017
- August 2017
- June 2017
- May 2017
- April 2017
- March 2017
- February 2017
- January 2017
- December 2016
- November 2016
- October 2016
- September 2016
- August 2016
- July 2016
- June 2016
- May 2016
- April 2016
- March 2016
- February 2016
- January 2016
- December 2015
- November 2015
- October 2015
- September 2015
- August 2015
- July 2015
- June 2015
- May 2015
- April 2015
- August 2013
Tag Archives: news report
快捷华文阅读理解——新闻报道 (Express Chinese Reading (Multiple Choice)—— News Report
在中学快捷华文的阅读理解(选择题部分)往往是阅读理解的第一道题目,很多时候是新闻报道。从2012年的O-Level开始也是如此,包括很多学校的考试也喜欢出这种题目。这个题目通常只有一个问题,即这篇文章主要传达了什么信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 选择正确的答案并不难,关键是要掌握新闻的结构。在中学二年级开始,学生会学到新闻的倒金字塔结构,也就是新闻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组成。 标题也就是headline,每篇报道的题目,通常文字最大,最醒目。(但是标题通常不会在阅读理解中出现)。 导语也就是新闻的第一段,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重要的信息。而且导语会大概介绍整篇新闻的重点,在讲什么事情。 主体就是从第二段到倒数第二段。补充事件的详细信息,一些细节包括原因,经过等。 结语是最后一段,起到总结,补充其他相关信息的作用。 那么在做阅读理解时,需要找新闻的主要信息,就应该直接去导语,即第一段中找。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按照上面讲到的,我们直接只看第一段。 第一段的主要信息包括:乌节路,关闭车道,扩建人行道。 所以答案选(2) 至于乌节路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到访乌节路的游客数量有没有增加,和新加坡要不要发展旅游业都是在第2、3段才提到的补充内容。尤其是不要被第一个选择诱导。 再看第二个例子: 我们只看第一段可以得到几个关键信息:小学生,智能手表,校内,买东西,无现金付款。 所以答案选 (1) 至于智能手表除了无现金付款还有其他哪些功能,以及有多少所小学参与了这次计划,都是在第2、3、4段中的补充说明信息。不要被迷惑。 请注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新闻报道,广告,海报等不适用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