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Dec 2015 @ Stockholm
(诺贝尔奖得主每人可带19名家属参加瑞典国王颁奖典礼)
1. 诞生: 30日/12月/1930
浙江 宁波
2. 家庭
父亲: 屠濂规
母亲: 姚仲千
外公: 姚传驹 (东北沧陷前中国银行行长)
舅舅: 姚庆三 (留学法国巴黎大学, 经济学者)
丈夫: 李廷钊 (中学同班同学, 小她1岁)
女儿: 2
抗战期间屠呦呦长期在外婆和舅舅家住。
3. 名字注定发现青蒿素 (Artemisinin):
◇ “女诗经, 男楚辞” 古人取名习惯
◇ 父亲取给幼女的名字: 《诗经》
“呦呦鹿鸣, 食野之蒿”
4. 教育:
◇ 父亲让她接受西式教育, 5岁上幼稚园
◇ 家中楼顶小阁是父亲的书房, 藏满古籍。 “父亲去看书时, 幼年的她也会坐在一旁, 装模作样摆本书看”
◇ 16岁 肺结核病停学2年, 对医药可治好她的病, 产生兴趣
◇ 读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时成绩不是拔尖: 生物科最好
◇ “很文静, 很低调, 属于默默无闻型”的学生
◇ 高三 (1950)转宁波中学, 考入北大医学院药学系
5.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2015)
◇ 演讲: 《青蒿素 — 传统中医给世界的礼物》
◇ 奖金 8 million 瑞典克朗 (~ US$ 94万)。她获得一半; 另一半由日本/美国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