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规范与繁简字问题

Chinoiseries 《汉瀚》[中/英/日/韩/法]

王宁 北京师范大学 (一):

  • 甲骨文
  • 汉代”小学 (训诂学) 解经
  • 六艺
  • 东汉 许慎《说文解字》”字”的崇高定义
  • 唐代科举对”汉字”书法的严格要求:

(二)

  • “敬惜字纸”: 在60年代的父母辈, 虽然他们多数”半”文盲, 仍然不随便丢弃写有字的纸张, 书本。
  • 汉字”表义”(meaning)但不”表音”(Phonetic), 清代的2位”拼音”先驱:
  • 民国 汉字的三大激烈辩论:
  • 汉字改革的保守派(复古)人物: 章太炎 (发明 “注音符号” Bopomofo /中华民国”国号的创始者 )
  • 主张”废汉字, 走拼音文字”的改革派人物: 钱玄同 (和 鲁迅, 胡适 等)
  • 1949年后: 繁体 / 简体 之争的两岸政治化
  • 1958 周有光的”汉语拼音”

笔者的结论:

“黑猫白猫, 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 邓小平

  1. 繁体/简体可共存, 各有用处, 有如英文的Capital / Small Letters (aA, bB,…)
  2. 繁体字用在 写名字, 书法, 庄严场合 (宗教/法律/商业/ 庆典)的文件, 避免误读… eg. 一万 <=> 壹萬, 台湾 <=> 臺灣, [快读时常混淆:] “没”有(基金) ? “设”有(基金) ?
  3. 简体字用在普通场合, 微信, 学生作文, 日常生活…
  4. 电脑字库里 繁体/简体 1:1 对应, 输入/检索配合AI科技, 繁体字”表义”故更有智慧, eg. 愛 (心 部) => 有 Love
  5. φ: 繁体 -> 简体

在”范畴” Category数学它是一个 “自然转换” (Natural Transformation φ), 从”繁体”(汉字范畴)转到”简体”(同样的汉字范畴)。

年长者从”繁体”转换”简体”容易; 反之, 年青人 “简/繁” 换 也不难。

英文 φ: {A, B, C, D…Z} -> {a, b, c, d ..z}
both in the same “English Alphabet Category”.

“繁/简”本一物, 互为 “表 – 里” / “身 – 影” 而已。
例子: 國 -> 国, (呼)籲 -> (呼)吁…

View original post 15 more words

Author: Chinoiseries2014

22CE World Lingua Franca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d bloggers lik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