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书法要听大师点破, 才不会走冤枉路。
天才数学家 Abel, Galois, Gauss 都说自己的成功是 “Read directly from Masters.”
武术界 也有所谓 “名师出高徒!”
书法大师启功的宝贵经验:
1. 毛笔: 羊毛比狼毛笔便宜。笔毛要全发散开。
2. 临不临帖? 比如学音乐, 先跟乐谱练熟, 后来才不看谱, 发挥自己的风格。
两者都重要: 临帖先, 然后不临。
“若要无招胜有招,
必先要学精有招”
3. 临帖: 没有规定选某某人的帖, 不须从一而终同样的某家, 也不必每半月换帖 (康有为主张)。
要根据个人性格, 喜好, 手臂力量, 才能随心所欲。
比如: 喜欢 王羲之的行书 潇洒豪迈, 欧阳询的清秀骨气。柳公权, 颜真卿太严肃。
4.年龄: 小孩不认字义, 不会写, 强迫拿毛笔学书法很痛苦。老人也可亡羊补牢, 学习书法。
5. 从楷书入门: 楷书有轨有道, 还要有“顾盼” (连贯性)。
楷书当行书写
行书当楷书写
6.临帖 永远不像原本: 学那大师的”活”方法, 不是学他的”死”模样。
王献之 永远学不像父亲 王羲之, 所以自己创新”青出于蓝”。
有个故事, 王献之小时模仿爸爸写个”大“字, 得意洋洋地给爸爸看。王羲之默默无言地在”大“下面加一“.”, 叫他拿去给妈妈看。妈妈的评语是”太“字的“.”才像爸爸写的。
签名的字有法律依据, 就是因为没有人可以100%模仿他人的字。
6. ☆☆☆ 临帖的功夫:
要准确性的重复,
并非 时间 + 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