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 《水晶包之祖孙情》
独立前60年代, 河水山村里每天清晨有一位中年潮州嫂, 清秀美好的脸, 两頰有些雀斑, 头带一顶圆草帽, 用担子提着前后各一个扁圆的竹篮, 一块清洁大白布下面盖着令人垂诞的点心: 萝卜粿, 笋粿…, 还有水晶包。
她一边随着沉重的篮子一摇一晃蹦跳地爬着山坡, 一边嘹亮地用潮州话喊醒整个村子:
“chwee- jia bao…chao-tao kway… soon-kway”! (水晶包, 萝卜粿, 笋粿)。
阿嬷总会带着贪吃的我围上去, 买些早餐。水晶包比饺子大, 潮州人做成扁形的包子状。
如今Food court 卖得那种, 一个$1.30。当年才卖2角, 阿嫲也不捨得买。
现在可以自己在家里做, 便宜又健康, 最主要的还是”吃报仇” — 人小时当年没有的, 长大后有能力就想得到它来补偿遗憾。我用大学一年级打工的第一份薪水 (500法郎 = S$250)买一把小提琴 (给未来结婚后的孩子), 毕业上班后买电子钢琴给未婚妻…结果孩子们都钢琴 /小提琴 8号, 却不肯教手指硬笨的老爸。容易得到的东西不珍惜, 这是人的弱点啊!
阿嫲已经走了45年, 特别怀念我们这祖孙之情, 因为小小的水晶包的”纠结”, 勾起一丝幽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