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子孙辈系名”的改良革新之建议。
华人姓名: 姓 + “Y” + “Z”
1) 传统法 (中间名字 = “Y”): 宗祠祖庙订下14代 ~ 50 代的辈字。
孔子后裔自56代起至于105代行辈如下:
“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肈懿长,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比如: 毛泽东, 毛泽民, 毛泽覃
2) 晋朝 / 客家 (*) 第三字 (“Z”) 是辈字。
(*): 客家人来自中原的根源
比如:
晋朝 王羲之 的7个 孩子: 王献之, 徽之, 涣之, 凝之, 操之, …
(老爸 “之” = 孩子兄弟间 “之“) — 打破 长辈名字的避讳 !!
周树人(鲁迅), 周作人
客家: 李光耀, 李金耀, 李天耀, Dr. 李祥耀
3) 西洋法: 一世/二世, Senior / Junior
秦始皇的儿子: 秦二世
Napoleon I, Napoleon III (英法联军烧圆明园的流氓皇帝)
William (Bill) Henry Gates Senior, Bill Gates Junior (Microsoft)
4) 反传统法: 孩子(男女)任意取”Y” 和”Z” 字。
比如: 李世民
父亲是唐高祖李渊,母亲是窦皇后。窦皇后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按长幼顺序为:李建成、平阳昭公主、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
弊端:
兄弟血肉不亲 — 李世民杀哥哥(建成) 和 弟弟(元吉)。
5) “革新法” = 融合 (1)+(2) : 父亲的 “Z”…
View original post 47 more 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