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8 年 袁枚考进士时, 写给考官 邓逊斋先生。当时《科举》对读书人的重要, 好比今人的高考, 生死攸关, 一锤定江山。
《戊子发榜日作一首寄戊午座主邓逊斋先生》
九月十一日,戊子秋榜悬。门外车走,彻夜声喧阗。
群官一帘撤,诸生万颈延。得者眉舞,失者泪涌泉。
恐此得失怀,圣贤难免焉。我今五三,登榜三十年。
翰林曾一人,花县曾九迁。挂冠廿载,万念付云烟。
惟逢发榜夕,犹心动不眠。棘院一鼓,神魂与周旋。
并非望弟子,胡为情牵连。只缘少贱,历尝考试艰。
四上不中隽,自信几不坚。未知今世,与榜可有缘。
于今痛定久,思痛辄隐然。[苦记戊岁,待榜居悠燕。
夜宿倪公家,昏黑奔跹跹。道逢报者,惊喜如雷颠。
疑误复疑梦,此意堪悲怜。觥觥邓子,两目秋光鲜。
书我到榜上,拔我出深渊。敢云文力,文章有何权?
敢云时命佳,时命究谁宣?父母爱子,不能道儿贤。
惟师荐弟子,暗中使升天。]岂非恩德,还在父母前。
吾师再何处,渺渺五云边。见榜疑师,感触涕涟涟。
有如骏马老,重对孙杨鞭。又见烧鱼,重过龙门颠。
此恩此日酬,陆庄惭荒田。此恩异酬,两鬓惊华颠。
不如歌一曲,聊写心拳拳。无由侍帷,且凭鸿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