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303 AD – 361 AD) 聪明地运用物理 (Physics), 领悟到Newton’s 3rd Law (action = reaction), 早牛顿1,300 年。
王羲之书法很飘逸。据说他常在水面上练中锋,水比纸的反作用力更小, 和太极拳的”听劲”同理 – “借力打力”, “四两拨千斤”, 能觉察到细微的反作用力, 并借此微力, 給悬空无力的手臂支撑, 提笔运笔时能够很好的平衡力量 , 字就能像蜻蜓点水, 飘飘然很潇洒。
红圈处: 他首创不用”藏锋”起笔, 下笔立刻”滑” 出笔锋。
蓝圈处: 笔锋提笔带过, “水无痕”的上乘”轻功”了得。
註: 字如其人
所谓“藏锋”, 是传统楷书的笔法: “欲右先左, 欲下先上”。这是一种”虚伪”的心态, 形成华人的谦虚含蓄和装作造假。
反之, 日本书法写平假文(hiragana ひらがな ), 都是露锋, 如利剑出銷, 杀气腾腾, 日本民族心态富进攻性的原因。
阿拉伯字也是剑拔弩张,恐怖分子的原形。
西洋文字是由左到右横写, 16世纪自从学了中国人的罗盘针航海技术, 开始殖民地扩张, 到处横行霸道。